Wednesday 28 October 2015

东莞低端企业现“崩塌式”倒闭潮

2015年国庆节后,东莞制造业“倒闭潮”之说开始蔓延。2014年年底,知名手机零部件代工厂苏州联建科技宣布倒闭,随后联建的兄弟公司,位于东莞的万事达公司和联胜公司相继倒闭,三家公司员工人数有近万人。有消息称,之后手机零件制造商东莞市奥思睿德世浦电子科技老板欠债1.35亿元(1人民币约合0.156美元)跑路,400名员工失业。还有从事杂牌手机制造的东莞兆信通讯也因资金链断裂倒闭,1,000多名员工失业,董事长高民自杀。


“中国工厂”正在无声无息的转型

有陆媒消息称,多家大型知名厂商关闭让“倒闭潮”之说越来越被媒体放大。尽管当地官方多次表达东莞制造业并未整体遭遇危机,但2015年国庆节后,东莞长安镇知名的台湾金宝电子厂部分员工在假期后返厂时发现生产线已被拆除。这件极度吸引眼球的事件让东莞制造业再次成为舆论焦点。

“少亏就是赚”是他们2015年经营的思路。邵怀明来东莞开厂10多年,工厂主要生产数控机器的配件,为多家东莞大型工厂的供应商。经过10多年打拼,其工厂规模鼎盛时期有100多工人,然而目前工厂加上行政人员才20人左右,拥有的一栋三层楼厂房只留下一层楼用于生产,其他两层打算租出去,不过无人问津。

“即便这样,厂子现在每个月的利润养20个人都在亏钱。”邵怀明说,只能等待经济形势变好,只要工厂不关就还有希望。与邵怀明想法不同的是,另一个企业主唐自忠正有序退出市场。唐自忠比邵怀明还早来东莞创业,主要从事机械制造,经过多年努力,他的工厂年销售额超过5,000万元。现在他只接少量订单以维持工厂基本运营,因为“很多帐都没有收回来,不可能一下子就把厂子关停”。

作为供应商,他下游的厂家日子一样不好过,据他了解,“目前只有10-20%的厂子生产正常,50-60%的厂子都不同程度减产”。不仅是中小企业日子难过,东莞上市公司日子也不好过。

观察最近倒闭的东莞制造企业,绝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的低端制造企业。东莞一度凭借成本低廉等优势,吸引了不少外商投资中国制造业,但这一优势正逐渐消失。人工成本的增加是目前东莞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这一方面加剧了企业的外迁,另一方面使得中小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广东(东莞)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龚佳勇对此撰文称,东莞是外向型经济,东莞制造业大地震可能还会持续很多年,没有了人工成本优势,低端产业淘汰是大势所趋。

2012年中国的人口红利到达顶峰后,低端制造业生存土壤不再。目前中国正大力倡导产业转型升级,然而对于遍地开花的东莞制造业,尤其一些低端制造业很难适应这个转型过程,如今的情形正是阵痛的表现。

东莞政府驳斥“倒闭潮”之说

对于“倒闭潮”之说,东莞市政府予以了否认,并通过官方媒体驳斥。一方面东莞经济并未受到影响。东莞市政府的统计信息显示,2015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56.43亿元,同比增长4.5%。另一方面企业的数量仍在增加中。2014年,全市新登记企业及企业注册资本两项指标更是创下了历史新高。

2015年7月,东莞市市长袁宝成曾表示,近期外界关注的倒闭的企业大都是智能手机或其设备部件的生产商。“近几年全球智能手机产业发展非常快,企业竞争也非常激烈,有的企业由于其母公司经营状况不理想,而关停在东莞设立的工厂,这是正常的现象。市场经济中优胜劣汰,并不能说明制造业整体遭遇了危机。”

10月份,袁宝成在央视节目中高调提出“机器换人”,东莞制造业已经遭遇“刘易斯拐点”,必须通过“机器换人”来解决招工难问题。资料显示,东莞已连续三年安排2亿元市财政资金资助企业实施“机器换人”,东莞市政府正试图通过大力推动“机器换人”来加速推动传统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

不过一些低端制造的中小企业称,它们没有资金和实力完成这样的转型升级,目前的政策不能从根本上回应和解决低端制造业遇到的困难。地方政府要不要去救这些企业,还是让企业按照市场规律自己倒闭,已经成为这类企业和政府的博弈。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